12.26.2009

明明是「十月維城」


我實在喜歡那套片子原來的名字,中環那時叫「維多利亞城」嘛,所以原本是叫十月維城的,可借由於遷就內地市場而已了現在的名字,但我以為歷史是歷史,殖民史也是香港史的一部份。我不知道「十月維城」算不算合拍片(即指中港資金的港產片),但愈來愈多藝評說明合拍片已經令到港產片的特色消磨貽盡了,合拍片成了但求市場的四不像。
言歸片子。坦白說,很感動。想看這套片子,是因為香港,因為它談著一段香港的歷史。
看著那個一比一實景,嘩,這裡就是香港:士丹利街、擺花街、士丹頓街、石板街、維港、天星碼頭!
商人李玉堂(據說是真有其人,但名字改了)面對查封報館的警察,激昂大喊「機器砸壞了,用木板刻,用蠟鑄、手寫!」然後在廠內說的一番話,很感動。革命最最重要是一顆熱心,萬顆熱心,而不是資本而不是資金。
你看革命當中,不一定人人認識甚麼是革命,憑的是甚麼呢?相信吧。相信某一個人、相信某一套思維、相信自己。
為孫中山爭取一小時的會議時間,外面卻是一小時的血肉長城。結尾以孫中山的會議結語作結,革命就是這個痛苦的過程,對,過程!社會運動我們習慣一鼓作氣向著目標進發,而忽視了中間的血肉過程。
很可惜這個一比一實景不能在香港搭建,為何香港政府就不能支持一下?

0 Comments:

發佈留言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