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原是同性戀嗎?
早於六七年前, 本港同志界曾打算以端午節作為gay day, 當然立時引發「屈原是否被屈」的文學辯論。
最近, 我從內地博客看到, 原來這個爭議早於1944年曾在內地文壇認真討論過, 朱自清、聞一多都同意, 不過反對的情況也如香港, 又引發一輪「堂堂愛國詩人點會係同志」之爭。
1944年9月,著名古典文學家孫次舟教授在《中央日報》發表文章《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》,指出了屈原的同性戀者身份,在當時文壇引起不小的轟動,並遭到多人圍攻。孫次舟教授又撰文《屈原討論的最後申辯》,堅持自己的觀點。作家朱自清同意孫次舟的觀點,並請著名詩人、楚辭專家聞一多教授主持公道。聞一多1945年在《中原》雜志發表《屈原問題》,肯定了孫次舟的重大發現:“孫次舟以屈原為弄臣,是完全正確地指出了一椿歷史事實…”他們是在王逸、朱熹的“夫婦君臣之喻”的觀點上發揮並引申,認為《離騷》這部作品中隱喻了太多女性成份。那麼我們來欣賞《離騷》中的一段吧:
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
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 謇朝誶而夕替
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攬芷
亦余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
怨靈脩之浩蕩兮 終不察夫民心
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謠諑謂余以善淫
固時俗之工巧兮 偭規矩而改錯
背繩墨以追曲兮 競周容以為度
忳鬱邑余侘傺兮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
寧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為此態也
鷙鳥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
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異道而相安
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詬
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聖之所厚
在這段賦詞中,描述自己早晨在朝廷上受到指責,傍晚就被罷免了官職,“謇朝誶而夕替”以致情緒非常低落和困惑,心情極為痛苦。盡管如此,自己仍然不肯同流合污,“寧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為此態;”對美好事物的選擇也不後悔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”。其中特別提及“眾女嫉余之娥眉兮,謠諑謂余以善淫”。所謂“眾女嫉余”,表明屈原眉毛彎如月,身材修美,風流倜儻,曾一度遭到王公貴族及其嬪妃女眷的嫉恨,一時謠言四起,說他“善淫”。在最後一句“伏清白以死直兮,固前聖之所厚。”他闡明自己清白做人的態度,以不愧對先人。
最近, 我從內地博客看到, 原來這個爭議早於1944年曾在內地文壇認真討論過, 朱自清、聞一多都同意, 不過反對的情況也如香港, 又引發一輪「堂堂愛國詩人點會係同志」之爭。
1944年9月,著名古典文學家孫次舟教授在《中央日報》發表文章《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》,指出了屈原的同性戀者身份,在當時文壇引起不小的轟動,並遭到多人圍攻。孫次舟教授又撰文《屈原討論的最後申辯》,堅持自己的觀點。作家朱自清同意孫次舟的觀點,並請著名詩人、楚辭專家聞一多教授主持公道。聞一多1945年在《中原》雜志發表《屈原問題》,肯定了孫次舟的重大發現:“孫次舟以屈原為弄臣,是完全正確地指出了一椿歷史事實…”他們是在王逸、朱熹的“夫婦君臣之喻”的觀點上發揮並引申,認為《離騷》這部作品中隱喻了太多女性成份。那麼我們來欣賞《離騷》中的一段吧:
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
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 謇朝誶而夕替
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攬芷
亦余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
怨靈脩之浩蕩兮 終不察夫民心
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謠諑謂余以善淫
固時俗之工巧兮 偭規矩而改錯
背繩墨以追曲兮 競周容以為度
忳鬱邑余侘傺兮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
寧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為此態也
鷙鳥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
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異道而相安
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詬
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聖之所厚
在這段賦詞中,描述自己早晨在朝廷上受到指責,傍晚就被罷免了官職,“謇朝誶而夕替”以致情緒非常低落和困惑,心情極為痛苦。盡管如此,自己仍然不肯同流合污,“寧溘死以流亡兮,余不忍為此態;”對美好事物的選擇也不後悔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”。其中特別提及“眾女嫉余之娥眉兮,謠諑謂余以善淫”。所謂“眾女嫉余”,表明屈原眉毛彎如月,身材修美,風流倜儻,曾一度遭到王公貴族及其嬪妃女眷的嫉恨,一時謠言四起,說他“善淫”。在最後一句“伏清白以死直兮,固前聖之所厚。”他闡明自己清白做人的態度,以不愧對先人。
標籤: 同志
0 Comments:
發佈留言
<< Home